课程介绍

《微观计量经济学》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微观计量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和统计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微观数据——即大量个人、家庭或企业的经济信息的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课程内容涉及分析个体或厂商经济行为的个体层面微观数据的重要微观经济计量分析的模型和方法。 目前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既包括非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方法、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等统计方法上的介绍,也包括了基本的微观计量经济学模型,即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多元离散选择模型、选择性样本数据模型、偶然断尾模型、计数数据模型、持续时间数据模型、久期模型等。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王妍、刘思明、陈全润 授课对象:统计学院研究生一年级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课程类型:选修课 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授课形式:多媒体讲授+统计分析软件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平时考勤+期中作业+期末论文 五、教材授课与参考书目: 图书:《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英文版),卡梅隆,特里维迪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英文) 该书对微观计量经济学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论述,使用回归方法,分析了产生于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的个体层面的数据,涉及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强调非线性模型和稳健推断以及按章论述的GMM估计、非参数回归、基于模拟的估计、自举方法、贝叶斯方法、分层和整群样本—方法评价、误差度量和数据缺失,使用大量丰富的实际例证。 图书:《微观经济计量学:方法与应用》,A.科林·卡梅伦(A.Colin Cameron),普拉温·K.特里维迪(Pravin K.Trivedi)(著),王忠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计量学:方法与应用》针对微观经济计量分析做出了详细研究,内容涉及对揭示个体或厂商经济行为的个体层面数据加以分析。《微观经济计量学:方法与应用》旨在为应用研究者提供一种综合的统计方法,以及将其用于现代微观经济计量领域的研究方法。《微观经济计量学:方法与应用》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微观计量经济学要义:问题与方法探讨》,林少宫,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微观计量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前沿发展的重要部分。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于2002年举办了“微观计量经济学高级研讨班”,邀请cFadden教授前来领衔主讲,同时组织在该院任职或兼职的教授做配套讲课,以补充微观计量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应用。该书是根据研讨班的讲课内容和资料整理而成的,内容新颖,利于有志于应用者拓展视野。 图书:《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伍德里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该书在微观经济计量学领域中已被国内外多所大学指定为研究和学习微观经济计量学以及相关课程的研究生教材。本书尤其关注横截面与面板数据方法。在阐述时作者将总体假设和抽样假设相分离,在不失叙述的简洁性的同时保持了内容的深度。把线形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以及把横截面和面板数据加以统一处理,能够产生更先进的方法。每一章后面的习题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习题包括了书中没有充分阐述的要点,还有一些习题则涵盖了对前面一些章节及本章所述工具进行分析的新思想。 图书:《用Stata学微观计量经济学》(英文原名 Microeconometrics Using Stata),A.科林·卡梅伦(A.Colin Cameron),普拉温·K.特里维迪(Pravin K.Trivedi)(著),肖光恩,杨洋,王保双(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由美国学者A.科林·卡梅伦和普拉温·K.特里维迪共同撰写的《用Stata学微观计量经济学》一书,是一本优秀的介绍微观计量经济学的专著,它同时也介绍了如何使用Stata来进行微观计量经济学研究。本书包括了微观计量经济学教材中省略的许多主题,同时也省略了对Stata基本使用知识的介绍。两位学者对Stata现有的微观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和最新的总结。 图书:《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李子奈,叶阿忠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该书适合一个学期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教科书,全书共分为7章,除第1、2章外,按照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的5个分支独立成章。第1章为绪论,包括“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和“现代计量经济学内容体系”2节;第2章专门讨论非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方法;第3章介绍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第4章介绍微观计量经济学模型;第5章介绍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第6章介绍非参数计量经济学模型。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