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商务会谈口译(三) 课程名称:《商务会谈口译》(三) 课程代码:06167158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学分课时:2学分,36课时 主讲教师:周 玲 教学对象:2021级研究生 考核方式:结课周闭卷口试 教学方法:课堂练习、讲解、讨论 先修课程:无 教 材: 本课程为口译实践类课程,具体实践内容来自课堂口译情景模拟,以及与时事话题相关的真实口译资料,因此,本课程不指定教材,课堂教学以教师提供的口译实践素材为主要内容。 主要参考教材: 1.林超伦, 2004, 《实战口译》,学生用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7-5600-4392-5/G.2289 2. 任文,2009,《交替传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鲍刚,2011,《口译理论概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D.塞莱斯科维奇&M.勒代雷,2007,《口译训练指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林超伦,2009,《实战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刘宓庆,2004,《口笔译理论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7.刘和平,2005,《口译理论与教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8.刘和平,2010,《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9.苏伟,邓轶,2009,《口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仲伟和,2008,《英语同声传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口译实践模拟练习,使学生掌握不同场合的具体口译技巧,提高口译综合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掌握口译主要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表达方式、以及相应的专业术语,能够以较好的准确性和流利性完成一般场合的口译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单元适量增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关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比较,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社会制度与文化,激发爱国情怀,从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 二、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短期记忆能力,掌握交替传译理解阶段的听辨、分析技巧,能够准确掌握语义和篇章意义,熟练运用交替传译笔记技巧,实现在口译表达阶段快速、准确、和流利的翻译。通过课堂口译场景模拟,提高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引言 (第1周, 9月8日) 话题: 1) 课程简介。 2) 译员工作简介。 阅读:课本中的相关内容。 作业: 听力练习,精神集中训练。 2. 口译与笔译的异同 (第2周, 9月15日) 话题: 听力练习的内容讨论与答疑。 3. 记忆力训练(一) (第3周, 9月22日) 话题: 1) 短期记忆与复述训练。 作业: 相关内容的双语练习。 4. 记忆力训练(一) (第4周, 9月29日) 话题: 听力练习的内容讨论与答疑。 5. 记忆力训练(二) (第5周, 10月6日放假) 6. 记忆力训练(二)(第6周, 10月13日) 话题: 1) 短期记忆与复述训练【内容加长】。 作业: 相关内容的双语练习。 话题: 听力练习的内容讨论与答疑。 7. 听辨与理解(一) (第7周, 10月20日) 话题: 1) 听力与语句分析【适度的长期记忆训练】。 作业: 相关内容的双语练习。 8. 听辨与理解(一) (第8周, 10月27日) 话题: 听力练习的内容讨论与答疑。 9. 听辨与理解(二) (第9周, 11月3日) 话题: 1) 听力与语句分析【适度的长期记忆训练】。 作业: 相关内容的双语练习。 10. 听辨与理解(二) (第10周, 11月10日) 话题: 听力练习的内容讨论与答疑。 11. 语篇分析与理解(一)(第11周, 11月17日) 话题: 1) 听辨,根据上下文确定翻译策略。 作业: 相关内容的双语练习。 12. 语篇分析与理解(一) (第12周, 11月24日) 听力练习的内容讨论与答疑。 13. 语篇分析与理解(二) (第13周, 12月1日) 各类话题综合练习。 14. 答疑与练习 (第14周, 12月8日) 听力练习的内容讨论与答疑。 15. 练习周(第15周, 12月15日) 各类话题综合练习与答疑。 16. 考试周(第16周, 12月22日) 考试周。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